• <samp id="ejdrc"><code id="ejdrc"></code></samp>
    <menuitem id="ejdrc"><mark id="ejdrc"></mark></menuitem>
  • <progress id="ejdrc"></progress>
    <xmp id="ejdrc"></xmp>

  • <menuitem id="ejdrc"></menuitem>
    在線客服

    首頁 > 建構研究 > 外墻表皮 > 幕墻系統 > 石板幕墻 > 絢麗的透光石墻面

    絢麗的透光石墻面


    2021-08-16 16:56:47


        


    石材加工成一定程度的薄片并磨光后就可以產生一定的透光效果。除了透光性相對較好的少數品種外,一般來講大部分石材厚度越小透光越好、拋光度越高透明度越好?,F代的加工技術已經很容易將石材切割到2~3mm的厚度了,甚至有些技術號稱可以做到0.1mm。
    透光石一般選用紋理美觀的大理石、瑪瑙石,其絢麗的光影效果在建筑中能夠起到畫龍點睛、調節氣氛的作用。

    西班牙GRANADA CAJA銀行總部大樓.jpg

     ?EACB/Hisao Suzuki(CC BY-NC 2.0)

    西班牙GRANADA CAJA銀行總部大樓(2001)——室內透光的石材隔墻。

    建筑師:Alberto Campo Baeza

    西班牙GRANADA CAJA銀行總部大樓(2001)——夕陽下透光石材隔墻的半透明效果。.jpg

     ?EACB(CC BY-NC 2.0)

    西班牙GRANADA CAJA銀行總部大樓(2001)——夕陽下透光石材隔墻的半透明效果。

    ?astrid westvang(CC BY-NC-ND 2.0).jpg

    ?astrid westvang(CC BY-NC-ND 2.0)

    ?visitnorway.com,僅供媒體用途.jpg

    ?visitnorway.com,僅供媒體用途

    挪威奧斯陸新國家博物館(2021).jpg

    ?B?rre H?stland(來源于visitnorway.com,僅供媒體用途)
    挪威奧斯陸新國家博物館(2021)
    建筑師:Kleihues + Schuwerk
    采用透光雪花石的外墻,從外面看白天只是一個白色的立方體,夜晚則成為環境中的一個點亮的“燈籠”。

    受制于技術,早期這種透光石常用于室內燈箱、裝飾。透光石開始應用于建筑外墻始見于上個世紀中后期。考慮到板材自身強度、構造技術,同時考慮到室外風雨的侵蝕、保溫隔熱要求,早期建筑外墻中的透光石一般采用20~30mm厚度,透光性受到一定限制;同時,石材品種、板材大小等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Thomas Guignard(CC BY-NC-SA 2.0).jpg
    ?Thomas Guignard(CC BY-NC-SA 2.0)

    ?Thomas Guignard(CCBY-NC-SA 2.0).jpg

    ?Thomas Guignard(CCBY-NC-SA 2.0)

    墨西哥城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中央圖書館(1956).jpg
    ?Thomas Guignard(CCBY-NC-SA 2.0)
     墨西哥城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中央圖書館(1956)
    建筑師:Juan O'Gorman (1905,7,6~ 1982,1,17),Gustavo Saavedra,Juan Martinez de Velasco
    圖書館及建筑首層上部采用小塊拼接而成的透光瑪瑙石墻面,更適合于近距離欣賞。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和墨西哥文化中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建筑除底部裙房外,整體覆蓋著由墨西哥藝術家、建筑師Juan創作的歷史文化壁畫。2007年7月,中央圖書館和大學城中央校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chrisinphilly5448(CC BY-SA 2.0).jpg

    ?chrisinphilly5448(CC BY-SA 2.0)

    ?chrisinphilly5448(CC BY-SA 2.0)2.jpg

    ?chrisinphilly5448(CC BY-SA 2.0)

    墨西哥城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行政大樓裙房(1956) 

    建筑師: Mario Pani、Enrique del Moral、Salvador Ortega

    早期現代建筑中的大面積瑪瑙石立面,可以想象室內的效果。

    美國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圖書館(1963).jpg

    美國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圖書館(1963)  ?褚智勇

    圖書館坐落在在耶魯大學校園的中心地帶一個200英尺長350英尺的廣場內。這個形式簡潔的巨大大理石立方體(三維尺寸:86'x 130'x 58',26.2mx39.6mx17.7m高)如同一個精致的“珠寶盒”,與周圍古老的建筑形成了鮮明對比,但又是如此的協調。同時,這個石板外殼也給內部的玻璃墻體圍護的珍本庫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美國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圖書館(1963)2.jpg

    ?褚智勇

    美國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圖書館(1963)3.jpg

    ?褚智勇

    美國耶魯大學貝內克珍本圖書館(1963)4.jpg

    ?褚智勇

    灰白色紋理的大理石板厚度為1+1/4英寸(約32mm),可透過一定的外部光線,同時阻擋太陽熱量及紫外線。透光石板在陽光照射下室內形成夢幻般的效果。
    方塊石板的室外側分格由三角形斷面的淺灰色花崗巖構成,在室內則由類似形式的預制混凝土構件替代。這種錐形變化的格架遮蔽了類似于現代幕墻的橫豎金屬龍骨,同時形成了有一定古典韻味的裝飾美感。

    ?.leiju(CC BY-SA 3.0).jpg

    ?.leiju(CC BY-SA 3.0)

    瑞士Meggen的St. Pius天主教堂(1966).jpg

     ?.leiju(CC BY-SA 3.0)

    瑞士Meggen的St. Pius天主教堂(1966)        

    建筑師:弗朗茲·福格(Franz Füeg,1921,10,31~ 2019,11,24)

    室外看似平淡無奇,室內卻因為透過石材的光線產生令人震撼的效果。透光石材為為兩種尺寸:屋頂下的一排1510x1390x20(厚),其余均為1510x1020x28(厚)mm。

    ?Francisco Javier Ramos Germán(CC-BY 2.0).jpg
    ?Francisco Javier Ramos Germán(CC-BY 2.0)
    ?ANA BELéN CANTERO PAZ(CC-BY 2.0).jpg
    ?ANA BELéN CANTERO PAZ(CC-BY 2.0)

    ?Juanedc(CC-BY 2.0).jpg

    ?Juanedc(CC-BY 2.0
    西班牙薩拉戈薩Caesaraugusta廣場的考古博物館(1988).jpg
    ?Zaragoza Turismo(CC BY-NC-ND 2.0)
    西班牙薩拉戈薩Caesaraugusta廣場的考古博物館(1988)
    建筑師:José Manuel Pérez Latorre
    大塊面的瑪瑙石墻面構造完全類似于有框玻璃幕墻,白天光線透過石板進入室內進而形成絢爛的透光效果(菱形的結構框架無疑是設計的敗筆);夜晚光線透出墻面形成一個發光的燈籠效果。

    ?Patrick(CC BY-SA 2.0).jpg

    ?Patrick(CC BY-SA 2.0)

    ?Fr Lawrence Lew, OP(CC BY-NC-ND 2.0).jpg

    ?Fr Lawrence Lew, OP(CC BY-NC-ND 2.0)

    里爾大教堂(1999).jpg
    ?Patrick(CC BY-SA 2.0)
    里爾大教堂(1999)
    建筑師:Pierre Louis Carlier +Peter Rice
    采用傳統的典型教堂輪廓,結合現代簡潔的立面處理手法,形成了既有傳統教堂特征又有現代簡潔風格的建筑形式。尖券形部分采用由110 塊1850x 940 x 28 mm (厚)的大理石板組成的幕墻,以魚形金屬桁架+鋼拉索形成點支式石板幕墻的支撐體系,石板透光后在內部顯示出橘紅色的絢麗色彩。

    超薄石材以及材料復合技術的出現使透光石的使用突破了以往單一石材的限制。為增加透光度、增強薄板的強度,采用超薄石材作面板,和透明基料如鋼化或夾膠玻璃粘結在一起形成透光的復合板便成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種加工方式大幅增加了透光石板的可用品種數量,突破了天然材料的限制,也大幅提高了石材的利用效率。


    這種復合的透光板材除具有石材復合板固有的優點外,另一個顯著的優點是用于室外條件時一般將玻璃面置于面臨室外的一面,石材的花紋清晰可見,同時又可以避免天然石材特別是大理石在室外惡劣環境中的污染腐蝕,更加易于清理維護,外墻的耐候性及耐久性都得到加強。

    以復合透光石材與玻璃組合成中空玻璃更能從節能上解決早期面臨的“要透光還是要保溫隔熱”的兩難境界,既可以達到透光石的效果,又可以達到現代的節能要求。

    更多印刷玻璃知識參閱過往文章

    形形色色的夾層玻璃

    ?Laurent Jerry(CC-BY-SA-4.0).jpg
    ?Laurent Jerry(CC-BY-SA-4.0)
    ?Evangelische Kirche in ?sterreich(CC BY-SA 2.0).jpg
    ?Evangelische Kirche in ?sterreich(CC BY-SA 2.0)

    德國Volkenroda修道院基督教館(2000).jpg

    ?Evangelische  Kirche in ?sterreich( CC BY-SA 2.0)

    德國Volkenroda修道院基督教館(2000)              

    建筑師:gmp建筑師事務所

    點支式石材+玻璃復合幕墻墻面(結構框架在建筑外側)形成的柔和透光效果。復合透光石板構造為12厚鋼化玻璃(外)+1.52pvb膠片+10厚大理石(內),色調均勻統一。

    日本大阪LVMH總部(2004).jpg

     ?褚智勇

    日本大阪LVMH總部(2004)2.jpg

     ?褚智勇

    日本大阪LVMH總部(2004)3.jpg

    日本大阪LVMH總部(2004)            ?褚智勇

    建筑師: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

    框架式玻璃幕墻構造,以內外兩層玻璃+中間4mm的瑪瑙石形成夾層玻璃,顯示出半透明的石材紋理。(部分透光度高的夾層玻璃采用印刷石材紋路的膜片。) 

    無論是單層的透光石板還是復合的透光石板幕墻,其構造原理基本等同于單片玻璃、中空玻璃,可以采用框架式、點支式玻璃幕墻等構造形式。
    除了天然的透光石外,人造透光石在室內也大行其道。這種人造透光石是一種仿照天然石材紋理的聚合材料,它采用樹脂、氫氧化鋁粉末和其它填料、顏料等,經過專用的加工機械和生產設備制作而成。其優點在于透光度高、幅面大、密度小、價格便宜、可彎可鋸、安裝方便。由于其塑料的特性,在防火、耐紫外線等方面存在一定弱點,同時和天然透光石相比塑料感強,一般用于室內裝飾。
    直接采用印刷石材圖案的玻璃則是一種更為簡單高效的模仿手段,同樣能夠達到一定的理想效果。當然這種印刷產生的半透明效果一般透光度更高,與天然石材的透光效果也有所差別。

    更多印刷玻璃知識參閱過往文章

    形形色色的印刷玻璃

    德國埃森Folkwang圖書館(2012).jpg

    ?Michael Gaida (Pixabay,CC0)

    德國埃森Folkwang圖書館(2012)

    建筑師:Max Dudler

    許多人以為的透光石立面,其實是印刷玻璃幕墻。

    建筑立面設計是建筑師與攝影師 Stefan Müller 合作開發的。通過印刷技術將攝影師的作品直接印刷到玻璃上,這些照片以原始尺寸再現了采石場石頭的切面。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認可本文內容,請將其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士!

    建構物語公眾號.jpg

    “建材U選”網站:www.skyvoiz.com

    聯系郵箱:SERVICE@BML365.COM

    微信服務號:BML365    QQ:1601990015

    所有文字版權屬“建構物語”所有,所有建筑實景照片版權屬相關攝影師所有,根據相應授權規則使用。


    0/250


    10條評論

    相關產品

    相關文章

    分享到: 微信 QQ 新浪微博
    日本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中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澳门 色爱综合网欧美 久久91超碰青草
  • <samp id="ejdrc"><code id="ejdrc"></code></samp>
    <menuitem id="ejdrc"><mark id="ejdrc"></mark></menuitem>
  • <progress id="ejdrc"></progress>
    <xmp id="ejdrc"></xmp>

  • <menuitem id="ejdrc"></menuitem>